2011年全球經濟復蘇緩慢且仍充滿變數,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仍未過去,中東、北非地區政局動蕩,都加劇了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長的不確定性。此外,受勞動力成本以及人民幣匯率上升等因素綜合影響,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價格競爭優勢在減弱。今年上半年中國外貿增速呈現回落態勢,出口增速也連續4個月下滑。加工貿易仍然是我國貿易順差的主要來源。2011年1-7月,加工貿易項下貿易順差1991.1億美元,擴大19%。但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可能對未來的出口形勢產生不利影響。
箱包加工貿易出口持續量跌價漲態勢
根據貿易通統計,2011年1-7月,我國箱包(HS:4202)共簽訂加工貿易出口合同金額11.59億美元,同比下降20.51%。其中,進料加工合同金額7.84億美元,同比下降21.46%。
從圖1的數據圖來看,2011年1-7月我國箱包(HS:4202)加工貿易出口合同額,除2月、6月同比增長外,其余各月同比都是負增長,其中,4月加工貿易簽單額創下最低值,形成了“谷底”,當月出口訂單僅為1.21億美元,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0.51%。6月創下7個月來的最高值,實現了2.18億美元的合同簽約量,同比增長14.58%??傮w來講,2011年1-7月出口訂單較去年有不同幅度下降。由于日本大地震對我國對外貿易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。
從圖2的數據圖看出,2011年1-7月我國箱包(HS:4202)出口平均單價大幅提高,除3月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外,其余各月都有明顯地提高。尤其2月增長勢頭最為強勁,單價增長3倍多,比去年同期同比增長高達248.35%。
廣東省居我國箱包加工貿易出口榜首 占據5成份額
在主要箱包加工省份中,2011年1-7月,箱包類(HS:4202)加工貿易出口合同金額超過1億美元的有3個,其中,排名第一位的是廣東省,出口合同金額為5.79億美元,同比下降26.99%。占全國加工貿易合同出口總額的49.96%,將近占據中國箱包加工貿易出口的半壁江山。山東省以2.40億美元的簽約量位居第二,出口額在全國占比20.71%;江蘇省以1.16億美元的簽約量位居第三,出口額在全國占比10.01%。以上3省的出口合同金額占據全國箱包加工貿易8成的出口份額。排名4-7位的省份依次為:浙江省、上海市、湖南省。出口合同額分別為0.73億美元、0.57 億美元、0.43 億美元。
美日韓及中國香港地區是我國箱包出口的主要市場
一直以來,美國、日本是我國箱包產品的主要出口消費國。根據EC貿易通統計,2011年1-7月,我國箱包(HS:4202)加工貿易最大的出口目的國為美國, 出口合同金額為3.25億美元,同比下降12.81%;第二大出口目的國為日本,共簽訂出口合同金額為1.42億美元,同比下降21.60%;中國香港位居第三,出口合同金額為1.00億美元,同比下降68.55%。韓國與法國分別位居第四、第五出口目的國。
從圖6對主要出口目的國數量分析圖中可看出,對美國簽訂出口合同數量在1、3兩月出現大幅飆升。特別在1月達到993.58萬個簽訂數量。對日本簽訂合同數量在7月達到井噴。實現了1768.96萬個簽約量。對韓國的箱包出口合同數量在1月也達到最高值為478.36萬個簽訂數量。值得一提的是,對法國的箱包出口合同數量有了明顯的提高,尤其7月增幅最大,同比增長432.87%。前六位出口目的國中,只有法國同比增長34.40%,其余5國都為負增長。
產品附加值偏低 阻礙長遠發展
根據EC貿易通統計,2011年1-7月我國共簽訂箱包(HS:4202)來料加工合同金額3.75億美元,共實現加工費收入1.58億美元,同比下降18.88%。從圖7可看出,隨著出口合同加工費逐步提升的同時,附加值比率卻在低處徘徊。以6月為例,在創造加工費收入達4294.15萬美元的同時,其附加值跌到49.39%,達到附加值比率的最低點。
由于我國箱包行業仍處于產業鏈低端,停留在“有訂單就開工,沒訂單就停產”的狀態,只能賺取微薄的加工費,極易遭到外部環境變化的沖擊。與印度、越南等周邊國家相比,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的“價廉”優勢正在逐漸削弱,其出口訂單外流加快、成本壓力增加、人民幣升值預期不斷增強以及國際貿易保護新招頻繁出現,不斷圍堵中國企業。
為此,我國箱包企業應不斷提高自主研發能力和技術裝備水平,擴大出口渠道,提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,盡快扭轉箱包品牌嚴重缺失的狀況,增強產品國際競爭力,同時密切關注國際安全、技術檢測標準,避免貿易摩擦的發生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