混日子的同事,一定“沒出息”嗎?
讀書二十年,工作七年,我越發覺得,在某些方面,職場和校園真的很像。
在學校里,什么樣的孩子都有,有人拼命學習,早起晚睡,就想著考個好成績,出人頭地。
也有人只想著混日子,不好好學習,也不聽老師的勸。老師越是逼著他學習,他就越逆反,一氣之下干脆退學——反正家里有錢,養得起我。
這跟職場一模一樣:
有人努力工作,抓住所有機會往上爬;有人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,從不加班、能躲的任務盡量躲,最后在公司實在呆不下去了,馬上交辭呈走人——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。
其實,也不是每個人都想成為“成功人士”,很多人沒有那么強的事業心,工資只要夠用就行,能平平安安地混到退休就可以了。
這樣的人我就認識一個。前輩老郝,就是大家口中的“佛系”中年人:
人到中年不得已,保溫杯里泡枸杞;
枸杞難擋歲月催,杯里再加點當歸。
張口閉口就是“生什么氣嘛”、“費那勁干嘛”、“開心就好”……他從來也不生氣,心態比年輕人好得很。
但我說他“心態好”,主要是因為工作原因:
他在一家公司工作了15年,他曾經的“徒弟”一個個都被提拔上去了,成了他的領導,就他自己還在基層耕耘。
起初我以為他肯定很不滿,但公司其他老員工都說,不是他不能,是他自己不想升上去。
這是怎么回事?
聽說,老郝剛進公司的時候,他也和現在的小年輕們一樣雄心萬丈,每天出去應酬,談客戶,直到一天,他的母親病倒了。
但是這也沒能影響他的事業心,他讓老婆辭職專門留在醫院照顧老人,妻子雖然不滿意,但也只能這樣。久而久之,他和妻子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。
后來,他的母親病情急劇惡化,不久就病逝了。從那以后,老郝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,也不再參與應酬,每天到點就下班回家,陪著老婆孩子。
他已經想明白了,人生在世,親情比事業更重要。
領導理解他的遭遇,所以除非很重要的事情,一般不會叫他。但老郝的個人能力很強,普通員工搞不定的事情,只要請他出馬立刻都能搞定,所以這15年來他雖然一直沒有升職,但他在公司里的地位確實獨一檔的,收入當然也比同級員工高很多。
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跟老郝一樣,更多“混日子”的人是因為沒有上進心、人緣不好、工作能力差,甚至是性格方面的缺陷。
有些人即便沒有加薪、升職也不放在心上,工作對他們來說只占到生活的一小部分,雖然在公司沒有做出了不起的成就,但是他們選擇在別的方面彌補——
比如像老郝一樣,把大部分精力用于維護家庭關系,把幸福感建立在家庭之上的人。
比如培養個人愛好,癡心于音樂、運動、文學,甚至是電子游戲,把業余的時間用來提升自己,每天都過得滿足而快樂的人;
比如相夫教子的寶媽,他們把孩子教育好,孩子將來有出息,她們也會感到驕傲。
人的一生有得必有失,事業生活難兩全,我們能做的只是盡量在這二者之間找到一個自己可以接受的平衡點,混日子也不代表沒有出息,每個人“混日子”的標準也不相同,唯一的評判標準就是:老了之后,回頭看看過去,沒有虛度光陰就好。
在學校里,什么樣的孩子都有,有人拼命學習,早起晚睡,就想著考個好成績,出人頭地。
也有人只想著混日子,不好好學習,也不聽老師的勸。老師越是逼著他學習,他就越逆反,一氣之下干脆退學——反正家里有錢,養得起我。
這跟職場一模一樣:
有人努力工作,抓住所有機會往上爬;有人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,從不加班、能躲的任務盡量躲,最后在公司實在呆不下去了,馬上交辭呈走人——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。
其實,也不是每個人都想成為“成功人士”,很多人沒有那么強的事業心,工資只要夠用就行,能平平安安地混到退休就可以了。
這樣的人我就認識一個。前輩老郝,就是大家口中的“佛系”中年人:
人到中年不得已,保溫杯里泡枸杞;
枸杞難擋歲月催,杯里再加點當歸。
張口閉口就是“生什么氣嘛”、“費那勁干嘛”、“開心就好”……他從來也不生氣,心態比年輕人好得很。
但我說他“心態好”,主要是因為工作原因:
他在一家公司工作了15年,他曾經的“徒弟”一個個都被提拔上去了,成了他的領導,就他自己還在基層耕耘。
起初我以為他肯定很不滿,但公司其他老員工都說,不是他不能,是他自己不想升上去。
這是怎么回事?
聽說,老郝剛進公司的時候,他也和現在的小年輕們一樣雄心萬丈,每天出去應酬,談客戶,直到一天,他的母親病倒了。
但是這也沒能影響他的事業心,他讓老婆辭職專門留在醫院照顧老人,妻子雖然不滿意,但也只能這樣。久而久之,他和妻子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。
后來,他的母親病情急劇惡化,不久就病逝了。從那以后,老郝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,也不再參與應酬,每天到點就下班回家,陪著老婆孩子。
他已經想明白了,人生在世,親情比事業更重要。
領導理解他的遭遇,所以除非很重要的事情,一般不會叫他。但老郝的個人能力很強,普通員工搞不定的事情,只要請他出馬立刻都能搞定,所以這15年來他雖然一直沒有升職,但他在公司里的地位確實獨一檔的,收入當然也比同級員工高很多。
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跟老郝一樣,更多“混日子”的人是因為沒有上進心、人緣不好、工作能力差,甚至是性格方面的缺陷。
有些人即便沒有加薪、升職也不放在心上,工作對他們來說只占到生活的一小部分,雖然在公司沒有做出了不起的成就,但是他們選擇在別的方面彌補——
比如像老郝一樣,把大部分精力用于維護家庭關系,把幸福感建立在家庭之上的人。
比如培養個人愛好,癡心于音樂、運動、文學,甚至是電子游戲,把業余的時間用來提升自己,每天都過得滿足而快樂的人;
比如相夫教子的寶媽,他們把孩子教育好,孩子將來有出息,她們也會感到驕傲。
人的一生有得必有失,事業生活難兩全,我們能做的只是盡量在這二者之間找到一個自己可以接受的平衡點,混日子也不代表沒有出息,每個人“混日子”的標準也不相同,唯一的評判標準就是:老了之后,回頭看看過去,沒有虛度光陰就好。
上一條:
90后:討好公司領導是一件性價比極低的事